南宋诗坛上,徐玑作为“永嘉四灵”之一,与徐照、翁卷、赵师秀并肩,以效仿晚唐贾岛、姚合的诗风,开创 “江湖派”,在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他们摒弃华丽雕琢,独爱野逸清瘦之韵,以质朴笔触勾勒天地万物。
徐玑一生淡泊功名,寄情山水田园。他的诗作如山间清泉,透着灵动秀雅,在描摹自然景致时,往往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哲理,令人于诗意中感悟生活真谛。
在代表作《秋行》里,徐玑以精妙比喻绘就秋日画卷——鸣蝉声似古筝悠扬,潺潺小溪如明镜澄澈。这些生动意象背后,流淌着诗人恬静悠然的心境。
图片
《秋行二首·其一》
徐玑〔宋代〕
戛戛秋蝉响似筝,听蝉闲傍柳边行。
小溪清水平如镜,一叶飞来浪细生。
这首诗的大意是:
秋天的蝉声叫得就像古筝洪亮的音响,我听着蝉声悠闲地在杨柳边走着。
小溪里的溪水平静的就像一面镜子,忽然刮起一阵风,吹来的叶子落在小溪里,在溪水中激起了层层涟漪。
此诗通过对秋蝉、碧柳、清溪、木叶等景物的细腻刻画,生动展现浓郁秋兴,抒发了对秋天景色的喜爱与赞赏,字里行间流露出投身自然的恬静悠然、闲静安适之情。
图片
首句描述秋蝉鸣叫,本来蝉鸣有时会让人觉得聒噪,但在诗人耳中却如同悦耳的筝音,这充分体现出诗人心境的闲适。
“戛戛”是象声词,生动地模拟出秋蝉的鸣叫声。诗人将秋蝉的叫声比作古筝的声音,
“响似筝”这一比喻十分精妙,不仅形象地描绘出秋蝉叫声清脆、响亮且富有韵律的特点,还赋予了秋蝉之声一种美妙的音乐质感,让读者仿佛能听到那悦耳的蝉鸣。
次句描绘出诗人的动作和状态,他悠闲地走在柳树旁,边走边聆听蝉鸣。
“闲傍”二字尽显诗人闲适的游赏状态,展现出他远离尘世喧嚣,沉浸于自然之中的惬意。
三句运用比喻的手法,把小溪里的水比作镜子,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澄澈与静态美,营造出一种宁静、安谧的氛围。
“平如镜”运用比喻的手法,把平静的溪水比作一面镜子,形象地写出了溪水的澄澈、安宁,给人一种静谧、祥和的感觉,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。
结句诗人捕捉到了落叶触水的瞬间动态。忽然刮起一阵风,一片叶子飘落在小溪里,在溪水中激起了细细的涟漪。
“浪细生”对“浪”进行了修饰,生动地表现出这一细微的变化。这一句以动衬静,与前一句的静态描写形成鲜明对比,一静一动之间,秋景的鲜活跃然眼前。
这首诗中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,不乏清新之词、脍炙人口如同怡然而忘俗的田园短笛,能给人以心灵的慰藉意境闲适。
这把原本很普通的风景,也是描写得充满了诗情画意,从而令这首诗有着一种不一样的美,读来也是朗朗上口,这样的作品也是最有代入感,读来仿佛置身其中,能够感受到诗作中那种不一样的美。
【声明】图源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,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日内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